鄭國鴻/撰文
如果可以好好在一家公司穩定的待下去,誰會想要離職換工作呢,每次轉換都有風險要承擔,每次的面試也都是關卡,你說是嗎?
根據亨利哥在職場上多年的觀察,離職的原因不外乎錢給得太少、心受了委屈、對工作內容沒有興趣或缺乏技能、對工作分配感受不公,有更多是人際之間的摩擦不合,其中主管因素佔大宗,其次才是同事之間的相處。然而離職的原因是各大企業人資關注的重點,甚至有些走火入魔的HR似乎期待從中挖掘到一篇可以上周刊的八卦,經常會咄咄逼人窮追不捨,當然可以理解企業人資希望找到沒有問題的人進公司,因為找錯了人,處理後續的成本更高。
亨利哥是覺得無論是招募者或是謀職者,彼此之間應該有些基本的互信基礎,只要是誠信沒有重大道德上的瑕疵,在江湖上走跳,誰沒有經歷些故事、誰沒有過遇人不淑,如果真的不放心,面試後的Reference check再好好補充瞭解細節應該是足夠。
但是,身為一個轉職的人,你知道離職的理由該如何好好說,才會合理動聽不會被HR苦苦追問嗎?其實並不難,無論心裡有天大委屈或是無處發洩的怒氣,亨利哥的建議是,面試的時候千萬不要抱怨你的前公司和前主管,因為這樣只會讓你變成一個情緒化而且不夠成熟理智的社會人。既然選擇離開,就放自己的心情自由,故事都翻篇了,多說什麼也無濟於事,再怎麼樣,先前的工作起碼提供你物質上的經濟生活,所以再怎麼樣都要心懷感恩,如果有這樣的想法,自然不會口出惡言。
離職的主軸可以放在工作內容本身,可能是個人成長,或是學習不同領域,但不要提到分配不均或是加班時數過多,這些說法會減低你的抗壓力表現。再來就是大家最常見的〝職業生涯規畫〞,聽到這一句的HR可能會笑笑的對你說,每個面試者都這樣說,你要不要說說真實的原因是什麼!我的建議是,職業生涯規劃的論點是需要補充說明求職動機的,也就是說,並不是只談這6個字而沒有背後的原因,舉例來說,如果你的產業是有上下游關係(例如半導體產業)或是在公司中可以分出功能別區塊的,正是最好的說法。
例如我在銀行業工作,一開始的時候擔任櫃檯行員,學習一段時間之後,轉到消金當理專,經過了3年,現在的我想要學習企金的相關知識所以轉職。
第二個例子是,我從出社會之後一直是在人力資源部門服務,起初擔任招募專員,也做過一小段薪酬福利,目前想朝向訓練專員發展所以轉職,希望可以補足人資領域中Full function職能。
第三種說法則是,畢業至今我在大型上市櫃公司服務已滿5年,無論是在公司制度流程或個人技能上都有長足進步,想轉換不同跑道爭取擔任主管的職務。
最後一個例子是,我是一個適應力很強的人,曾經在台商及日商都服務過,因為表現良好甚至爭取到外派機會,我的個性開朗積極,是績效導向的人,因此想嘗試歐美類型的外商企業。這些說法,因為描述了個人的動機或理由,聽起來就比較不會像是逃避的藉口。
總而言之,離職的理由最好是真實的,但一定要經過修飾,或是在你眾多的離職原因中選出一個比較合理且容易陳述的方向,可能有人必須要照顧家中長者或家庭成員、因為地點關係的考量必須轉換工作等,都是殺傷力較小的答案。離職的理由千百種,說法存乎一心,離職之後和前公司好聚好散是一件重要的事,不批評不抱怨是最高指導原則,就像談感情一樣,分手了還是可以做朋友,因為地球是圓的,山水有相逢,你永遠無法預期自己曾說過的話會產生什麼樣的後座力,特別是有一些產業圈子很小,存好心說好話,才是明哲保身之道,祝福大家轉職順利。